<= back to home

《顺着历史学古诗》

从历史的发展顺序,讲那个时代的诗词,不一定每一个朝代都会讲到,也就是不一定连贯。

春秋战国

《诗经·卫风·木瓜》

背景:

《诗经》是一本书的名字,也是一种诗歌的体裁。

《卫风》是一种音乐形式。而《木瓜》则是这一篇的篇名。

内容:

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(jū)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

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  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

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(jiǔ)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

翻译:

你送我木瓜,我还你琼琚,这可不是为回报,是要和你永相好。

你送我木桃,我还你琼瑶,这可不是为回报,是要和你永相好。

你送我木李,我还你琼玖,这可不是为回报,是要和你永相好。

赏析:

层次1:

投木报琼,投桃报李。形容日常人际交往,礼尚往来。但重点不在于礼尚往来,而在于重义轻利。好比,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。因为木瓜,木桃,木李都是一些很拙劣的礼品,而我们却要送一些贵重的玉石来表达我们的情意。

层次2:

表达爱情的。姑娘羞涩地把手里拿的木瓜递给了小伙子,而小伙子呢?急急忙忙地解下身上的玉佩回赠过去。两颗心就这么碰在了一起,一切身份的差异、贫富的距离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,体现单纯美好的感情。

其他:

《诗经·魏风·硕鼠》,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,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

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

背景:

  《秦风》,就是秦国的曲调。当时那个时代,秦国是一个诸侯国,并且还是在周国的扶持之下建立起来的。原因是秦襄公对周平王有恩,然后周平王慢慢对秦襄公越来越好,后来帮助他建立秦国。秦国是一个建立得比较晚的国家,国土面积不大,但秦国骁勇善战,很想扩展国土,同时也不能太张扬,得听大哥周平王的话。

内容:

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

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(jǐ),与子偕作。

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,与子偕行。

翻译:

谁说没有衣裳穿?你我一同披战袍。国王兴兵要打仗,赶紧修理戈和矛。同仇敌忾(kài)赴战壕。

谁说没有衣裳穿?你我一同披汗衫。国王兴兵要打仗,赶紧修理矛和戟,并肩携手在一起。

谁说没有衣裳穿?你我一同穿战裙。国王兴兵要打仗,赶紧修理甲和兵,同心协力向前行。

赏析:

袍泽之谊,同仇敌忾。好像不知道表达出了什么,有点弘扬患难与共,团结一致的精神。

表现一个视死如归,所向披靡(mǐ)的秦国

其他:

王昌龄《从军行七首》其四

杨炯《从军行》

秦汉

《大风歌》

背景:

  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,又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,重新回到家乡沛(pèi)县(在今江苏徐州),大宴乡亲父老的时候,楚腔楚调立刻涌上心头,把酒临风,脱口而出的就是《大风歌》。

内容:

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?

翻译:

大风猛吹啊白云飞扬,我平定了四海啊回到故乡,到哪里寻找猛士啊镇守四方?

赏析:

一种阔达的心胸,成功时不骄不躁,居安思危。

其他:

《垓(gāi)下歌》-项羽

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(zhuī)不逝。

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。

《长歌行》

背景:

《长歌行》是一首乐府诗。乐府诗是一种诗歌体裁。按照时间顺序排应该是西周春秋的《诗经》、战国的《楚辞》、两汉的乐府。

内容:
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(xī)。
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
常恐秋节至,焜(kūn)黄华(huā)叶衰(cuī)。
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!
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翻译:

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,等着太阳把露珠晒干。

温暖的春天播洒恩泽,让天下万物都光辉灿烂。

它们只怕秋天一到,花朵和枝叶都萎黄变干。

百川奔腾东归大海,何时见到它掉头西返!

少年人若不及时努力,年老后只会涕泪涟涟。

赏析:

写出了当时的田园风光,也写出了当时的人生信念。

其他:

陶渊明《杂诗》-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。

杜秋娘《金缕衣》-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

钱福《明日歌》-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,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(cuōtuó).

《江南》

背景:

《长歌行》是励志诗的鼻祖。《江南》是采莲诗的鼻祖。

在汉朝,说到江南,位置可要偏西得多,它主体上指的是湖南和江西,也就是现在的长江中游地区。

内容:

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,鱼戏莲叶间。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。

翻译:

江南又到了采莲的时节,满池的荷叶挨挨挤挤,迎风招展,鱼儿就嬉戏在茂密的莲叶之间。你看那鱼儿,一会儿在这儿,一会儿在那儿,分不清到底是在东边、在西边、在南边,还是在北边。

其他:

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(jiān),南市买辔(pèi)头,北市买长鞭。—-《木兰诗》

采莲南塘秋,莲花过人头。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。—-《西洲曲》

荷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,乱入池中看不见,闻歌始觉有人来”。—-王昌龄《采莲曲二首》其二

三国两晋南北朝

《观沧海》

背景:

  刘邦是大汉四百余年基业的开创人,曹操基本上算是汉王朝的终结者。两个人性格也有一比,刘邦是个有点儿流氓气的皇帝,而曹操呢,汉末名士许劭(shào)对曹操的那句评价: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” 

  曹操是古代所有帝王之中写诗水平最高的。他不光自己写诗好,还带出了两个好儿子——曹丕和曹植,父子三人合称“三曹。如果有五曹,那只能“我草”。

  曹操为什么有机会观沧海?因为他北征乌桓,回来的时候路过此地。他为什么又要北征乌桓呢?那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打败了河北的袁绍,紧接着就要进军江东,谋求统一天下。而乌桓就在河北的北面,而且跟袁绍的残余势力有勾结,如果曹操不管乌桓,直接南下,就有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。所以,曹操才要先行拿下乌桓。写这首诗的时候,曹操已经打败了乌桓,统一的蓝图正在他的心中勾画

内容:
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
水何澹澹(dàn),山岛竦峙(sǒng zhì)。

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
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
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。

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
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翻译:

我向东登上碣石山,去看那苍茫的大海。

大海是多么浩荡,山岛也巍峨高耸。

山上林木茂密,百草郁郁葱葱。

秋风吹动着树木,也让大海波翻浪涌。

日月交替运行,好像就从大海里出生。

银河星光璀璨,好像也从大海中升腾。

我是多么幸运,就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心情。

赏析:

雄壮的大海,雄壮的秋天,雄壮的人生。

其他:

海上生明月,...---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

自古逢秋悲寂寥,...---刘禹锡《秋词二首》其一

往事越千年,魏武挥鞭,东临碣石有遗篇。萧瑟秋风今又是,换了人间。---毛泽东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

《饮酒》(其五)

背景:

  陶渊明,东晋大诗人。只有既是读书人,又有机会做官,只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高洁追求,主动不当官的人才能叫隐士。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。

 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,南朝初年。那个时候,北方已经成了胡人的天下,东晋政权只是偏安江南。偏安也罢了,这个政权还特别衰弱,世家大族把持权力,权臣内斗不已,一般读书人根本找不到出路。这正是陶渊明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的大背景,也是陶渊明终日饮酒的大背景。得志时积极进取,建功立业;失意时寄情山水,采菊东篱。进可攻,退可守

内容:
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
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。
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
翻译:

草庐盖在红尘里,却又并无车马喧。

问我何以能如此,心超世外地自偏。

手采菊花东篱下,悠然自得见南山。

山间云气傍晚好,飞鸟结伴把巢还。

此中自然有真意,我欲辨之已忘言。

赏析:

。。。

其他:

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!”---《晋书·陶潜传》

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(jiāng)出换美酒”---李白《将(qiāng)进酒》

“绿蚁新醅(pēi)酒,红泥小火炉”---白居易《问刘十九》

“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”---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---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
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---苏轼《题西林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