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= back to home

《思考,快与慢》

读后感

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,这本书读起来很费力。或者因为作者的论述方法,导致我读起来,很乏味,打瞌睡。

因此,我读了10%就没有读了,然后就看看目录,看看热门划线,再看看书籍点评之类的。

以下是我综合的书籍点评。

丹尼尔•卡尼曼从文中开篇中就提出了人的大脑中有两套系统,即系统1和系统2,他们另外的每次是思考快与慢,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,不怎么费脑力,没有感觉,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;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,例如复杂的运算。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、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。

一些常见的思维偏差

  • 可得性偏好,一件事情更容易发生在大脑中,人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
  • 典型性偏好(代表性),过度关注特殊案例或者典型事件,而忽略背后的概率。
  • 因果性偏好,指人们会倾向于用虚假的因果关系去解释发生的事件。比如本命年穿红色会带来康顺,这就是没有因果联系的联想。 a) 光环效应:人先接受了某事物的部分消息后,这些信息会影响接下来的判断和理解; b) 锚定效应:人们在对事物进行估值前,会事先进行考量,这种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后续决策作出暗示的现象。 c) 框架效应: 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描述,会使人得出不同的判断; d) 禀赋效应:人拥有某个物品后,会觉得其价值更高。

如何避免系统1快思考带来的偏见和错误?

我们要学会刻意的激活系统2,因为激发系统2损耗较大,人都有惰性,所以就需要主动控制和有意识的激发系统2。

系统1和系统2处于一种合作分工的状态,如果能实现合理分工合作,人的思考将会事半功倍。

要激活系统2,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需要去刻意练习的。

书摘

  • 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,我们很难对自己的信念和需求产生怀疑,越是在最需要质疑自己的时候越难做到这一点,但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真知灼见中受到启迪
  • 这就是直觉启发法的核心观点:当面对难题时,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,却忽略了自己已经置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。

  • 按部就班的运算过程便是慢思考
  • 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,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

  •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、是否聪明睿智,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,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。

  •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,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
  • 这些事和其他种种事情本应是不正常的,但现在却显得正常了。因为这些事是对之前那些预期的肯定。这些事之所以看上去正常是因为它们重复了原来的情节,记忆中的这些情节相互联系,对这几个事件作出了解释

  • “对于贵重的产品他们还附赠一个便宜的小礼物,这样的话,整套产品就不那么吸引人了。少即是多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
  • “增加幸福感的最简单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时间。你能抽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?”

  • 避免系统1出错的方法从原则上讲是很简单的:认识到你正处于的认知领域,放缓并要求系统2来加以强化。